对发展智慧教育2.0的几点建议

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教育2.0生态,需要对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进行升级改造,创新和重构当前的教育治理体系,并实现与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系统动态相融和相互促进。

探索“三通两平台”的智能化升级和创新应用

“三通两平台”是“十二五”和“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程,是全面构建信息化教育环境、开展信息化教与学活动和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在教育信息化2.0阶段的智慧教育2.0建设与发展中,应该重点依托“三通两平台”来推动教育环境的智能化升级和在智慧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一方面,应该在有条件的发达地区,探索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优质资源和教学工具的接入,将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环境,逐步升级为面向智慧教育2.0的智能化环境,用数据实现不同平台的联通应用甚至是完全整合;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三通两平台”在自适应学习、项目式学习、设计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新型教/学的方式中的创新性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信息化教/学向智慧教/学的转变。

探索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的创新供给模式与机制

开展智慧教育2.0和培养多元创新的人才,需要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和高品质的教育资源服务提供支持。在当前的教育信息化2.0初级阶段,政府、教育部门和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协同合作,对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的供给模式和供给进行改革创新。

1)对所沿用的1.0阶段的教育资源服务建设模式进行改革,推动政府向市场购买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提升智能化和个性化教育资源服务的精准供给和供需平衡。

(2)政府要加大“人工智能+教育”和“互联网+教育”市场的培育,提升市场供给智能化和个性化教育资源服务的品质,并通过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技术和创新要素含量高的资源服务的价格。

(3)政府部门要创新供给符合智慧教育2.0发展的机制,如资金投入机制、供需对接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教育数据保护机制等。

 

坚持推动数据驱动的教育顶层设计和管理决策

在智慧教育2.0的发展中,应重点开展好各类教育数据的收集、联通、汇聚、存储、挖掘和保护等工作,推动教育大数据在各类教育系统、各个教育部门和各项教育业务中的应用,以教育数据来驱动教育治理工作。

(1)智慧教育2.0的顶层设计,应从传统教育所依靠的经验判断和依据的小规模数据,转向以教育大数据的挖掘结果为依据,使智慧教育2.0的发展方向兼具先进性和科学性,使具体的落实推进过程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

(2)在智慧教育2.0的管理环节中,要坚持让教育数据“流”动起来,通过实时流动的数据促进管理工作走向扁平化,促使不同教育部门和教育环节厘清权责利,实现各项教育工作的管办评分离。

(3)要通过教育数据辅助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决策,一方面,既要让各个层面的教育管理决策有据可依,也要让教育管理项目的实施在每一阶段都有迹可循;另一方面,既要让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数据,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进行选择与调整,也要能够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相关教育资源服务的选择提供建议。

坚持智慧教育2.0与智慧城市系统的全向融合发展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经在推动部分地区的城市交通实现智慧化,如,浙江杭州的“城市大脑”就是通过对海量的各类城市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实现了城市交通的智慧化管控。理想的教育系统也需要与所在的城市系统或社会系统完全融合,并且以动态平衡的方式促进彼此向前发展。智慧教育2.0作为智慧城市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一方面,应通过物联网和高速互联网技术,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发生在学校内外的学习活动数据能够实时联通汇聚,让发生在校园内的正式学习和校园外的非正式学习实现无缝衔接;另一方面,要加强社区教育、企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的互联,满足各类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岗位中的教育需求,在新知识和新技能方面不断“充电”,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不断发展的城市社会系统,成为终身学习者。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推进着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1.0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教育2.0发展。教育信息化2.0阶段的智慧教育2.0,也可以称之为人工智能推动的智能教育,其已逐步拉开重构教育生态的序幕,将推动智慧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正式落地。一方面,它将推进教育领域构建起协同进化和良性循环的新教育生态平衡系统,推动无缝式和泛在化的终身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2035”的实现进程;另一方面,它也将作为一个子系统,更好地融入未来的智能化城市系统,以更好地服务于未来智能化社会生活环境的构建。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本文节选自:《远程教育杂志》,作者:郑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