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转型升级是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标

社会各界人士都高度关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 原因有两点:

(1)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决定着我国的人才质量,因此,关心高校的建设其实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

(2) 科技和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因此,高校研究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科技 发展水平。

现今,大多数高校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信息化 建设的成果,师生也都体会到了这些成果所带来的高效与便捷。但是,高校依然需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探索,这样才能够促进信息化校园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情况

01

硬件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实现教学活动的云 服务,最好能够将繁杂的信息都输入设备中进行处理,包括一卡通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系统、OA系统、教学资源库等, 这使得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现今,很多高校都使用了多媒 体授课模式,这不仅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而且取得了更好 的教学效果。不过高校依然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数字 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变的过程中,高校必须首先确保基 础网络设施完善。进行日常工作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和国 外的差距,因此,政府也应积极进行高校的资源配置工作, 并为高校的转型升级创造有利的条件。此外,为了避免信息 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设施浪费问题,还应指派专人负责设备的 维护和管理工作,另外,师生也应注重自身层次的提升。

02

校园转型的难度比较大,定位不够精准

高校转型升级是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标,而转型的 质量和效率则和师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 高校不仅要完善设备,师生还应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信息化校园的建设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影 响。主要问题有:很多院校在购买新设备后并不常用,一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 其根源一般都在于最初进行信息化校园建设时未制订详尽的 规划方案,因此,改革的推进也变得十分缓慢。首先,很多 高校依然使用陈旧的教学设施,即便引入了新设备,对于其 新功能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资源以及信息的利用率并 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其次,信息化校园建设应包括技术设 备、网络系统两个主要方面,做好这些工作可以更好地促 进教育教学升级。技术改造为师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但也 意味着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升,因此,师生必须要在课前做 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03

传统形式的教学遭遇瓶颈

我国的教育教学形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 现在主要使用的也是传统的口授形式。现今的教育教学模式 更加多元化,各种多媒体教学形式包括视频教学、远程教学、 实践演练、理实一体化教学、翻转课堂,被人们广泛应用于 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信息化教学设施后,学生在电脑、手机 上也能完成知识点的记录,作业也可以用电子版的形式上传 到云端,课前课后能够在云端进行预习、复习和讨论。信息 化建设不仅包括这些最直观的东西,也包括沟通、交流形式 和机会增加。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传统的东西能够保留 到现在就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取代这一 形式,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善于将其和现代化 信息教学方式结合起来。

04

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不足

教师是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引入的先进 教学设备的直接使用人,需要起到桥梁的作用,所以,必须 要注重提升老师的思想意识、态度、认识等。可是,在开展 教育教学活动中,依然有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主要有:很 多老师的态度比较消极,不愿意接触信息化技术设备;一些 老师并不了解新的设备、软件以及网站,各项操作都很生疏, 有时还会导致设备损坏等问题;一些老师虽然可以使用信息 化技术完成授课,可是授课的内容却与之前没有任何改变。 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都经常出现,此外,培训不够科学、 设备操作难度过大、老师自身素质水平低等都可能导致这些 问题。所以,进行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时,一定要将教师 素质的提升作为重中之重,要将技术、设备、人员观念的更 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对策

01

加强技术与媒介的合作

积极进行技术与媒介合作,为信息化校园建设创造良好 的条件。根据之前的经验可以知道,将技术和教育结合起来工 作效果往往会有更大的提升,高精尖的技术设施可以有效提升院校的内部管理质量,有时还能给技术人员的工作提供新的 思路。高校是我国各方面人才的集散地,所以,政府机构必 须积极支持高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这涵盖了技术、资金、 人力等各个方面。在提出智慧化校园后,校内网络逐步转变成 了“千兆出口、万兆主干、千兆接入”,网络的承载量得到了 很大的提高,各种校园管理系统以及资源共享平台也使得学 校的内部管理方式更加丰富。此外,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时, 还能实现实践模拟、校际实时交流以及各个地区的资源共享, 这样也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水平、 综合素质等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不仅如此,高校最好能够积 极和厂商进行沟通与合作,使得信息化建设与学校的信息化 需求相匹配。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实施了 VDI(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即虚拟桌面基础架构,其中包括了 400 多点教学桌面和 150 多点个人桌面。而个人桌面意味着随 时随地可以参加教学活动,极大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02

积极促进校园转型,进一步提升改革效果

校园信息化建设对于各个高校的发展来说都有着十分积 极的作用,老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管理方 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时,必须要根 据数字化信息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师生对于信息化教学 的接受程度来确定。也就是说,必须在保证技术设备可操作性 较强的前提下,促进学生更好发散思维,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 高校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和各项技能时,也应结合目前的信息 技术环境,以增强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适应性。

03

健全教育教学模式,为信息化校园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很广,要结合具体的环境和阶段来 确定授课的方式,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能力测评。因此, 信息化校园建设工作首先影响的就是高校教师。且高校信息 化建设的过程中,院校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信息化管理 都可以极大提升工作者的积极性,师生不断深入研究新技术、 新模式的目标也是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进程。在现今的信 息化环境中,资源、数据的共享变得越来越方便,资金、时 间成本也大大降低,这使得人们沟通交流的难度越来越小, 也为各大高校的合作创造了条件,使得学生能够更多接受外 界的知识。信息化校园建设给师生、高校带来的益处都非常 多,因此,要求师生学会和信息化校园共处。老师需要积极 接受新知识,改变原有的观念,并且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 使用各种教学模具。

04

注重提升教师综合水平,对教师的作用有一个准确定位

现今,各大高校都在积极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老师的 一言一行对于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信息 化教学工作中,也必须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教育机构、 高校本身以及教师都应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如,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引入信息化应用时,就在正式 使用前要求相关人员参加了厂家的技术集中培训,在老师对 其有深入的了解之后再应用到课堂上,因此,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高校之间、老师之间也应积极就新设备的使 用情况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更好发现问题或者事先针对问 题制订解决方案,网络系统的使用效率会因此大大提升。

总之,现今各大高校虽然都在积极开展信息化校园建设, 可是改革环境和现实环境是否相符、反馈效果如何等都有待进 一步研究。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化校园建设的长期性, 应不断投入,这样才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不断加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促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本文来源:CNKI,作者:赵云。